【航宇大講堂】Active Space Debris Removal by Electrodynamic Tethers
題 目:Active Space Debris Removal by Electrodynamic Tethers
報告人:Prof. Zheng H. Zhu
時 間:2021-12-14
地 點:騰訊會議ID:367460968(線下會議地點:明故宮校區A18-705)
了解更多
學術信息
switch
校史上的今天
switch
通知公告
7月11日
2015年7月11日 | 我校與江蘇省淮陰中學共建航空航天特色課程基地。
7月9日
1994年7月9日 | 我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成立。
7月8日
1958年7月8日 | 根據學院工作需要,確保國家機密,南京航空學院(現南京航空航天...
7月7日
1982年7月7日 | 經南京航空學院(現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決定并報請江蘇省高教局同...
7月5日
1980年7月5日 | 南京航空學院(現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無人機研究所成立大會。
了解更多
科教在線
了解更多
2024-09-20
機電學院盛啟“機械加工過程中的碳足跡暑期培訓班”
金秋九月,智慧與綠色共舞,由教育部可持續制造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精心籌辦的“機械加工過程中的碳足跡暑期培訓班”(Summer Schoolon Footprint in Machining Processes)于9月18日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璀璨啟幕。此次培訓班旨在深度剖析現代機械加工對環境的影響,特別是聚焦于刀具制造過程中使用冷卻液及潤滑劑造成的碳排放以及加工過程中的電力消耗等關鍵議題,聯合學術界和工業界共探綠色制造新紀元。開幕式合照開幕式上,邀請到了德國工程院院士、國際生產工程科學院院士、南航“錢偉長講座教授”Eberhard Abele教授,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PTW所長、聯合實驗室外方主任Matthias Weigold教授,聯合實驗室中方執行主任、機電學院何寧教授,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副院長郭宇教授等嘉賓,機電學院A. M. Khan副教授擔任開幕式主持。開幕式盛況,啟迪綠色夢想首先,何寧教授闡述了綠色機械加工在綠色制造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勉勵學子們以創新為翼,削減制造碳足跡。接著,Abele教授對培訓班的精心籌備高度肯定,他認為這不僅是一次學術交流盛宴,更是培養全球視野與
2024-09-09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嘉禹教授為數學學院師生作學術報告
9月2日下午,應數學學院徐超江教授的邀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嘉禹教授來訪我校,并做了題為“Compactness and singularity related to harmonic maps”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數學學院院長王春武教授主持,學院相關領域的老師、研究生和本科生參加了此次學術活動。李嘉禹教授主要介紹了與調和映射相關的緊致性結果和正則性定理,包括:Sacks-Uhlenbeck爆破方法、Hélein正則性定理、Evens和Bethuel偏正則性、Lin定理、Rivière估計,并向大家介紹了他在這一領域的相關研究工作及前沿進展。李教授的精彩報告旁征博引、深入淺出,引起了參會師生的濃厚興趣,與會師生踴躍提問,李教授逐一耐心解答,并就相關問題和部分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本次學術活動開闊了大家的學術視野,活躍了學院學術氛圍,在場師生均表示受益匪淺。報告人簡介:李嘉禹,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杰出講席教授、中法中心主任、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帶頭人、國家級人才特聘教授。2001年至2004年擔任中德幾何分析伙伴小組組長。2004年至2009年擔任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研究員,負責幾何與分